結瓜期謹防西瓜蔓枯病
發布時間:
2020-07-07
盛夏時節,酷暑難耐,在這炎炎夏日,來一塊清涼多汁的西瓜是很多人的最愛。但在種植西瓜的瓜田里,辛勤的農民確需要時時關注西瓜的長勢和病蟲害的發生。最近,在西瓜主產地開封的瓜田里,有一種病害悄然發生,部分地區已經造成較大的影響和損失,這就是西瓜蔓枯病。
西瓜蔓枯病發病株率一般為15%一25%,嚴重時高達60%一80%。由于連年種植,部分區域種子直播育苗等原因,造成土壤中病菌基數較大,為害逐年加重。病害流行時可使瓜田出現大量死藤,減產30%以上,嚴重影響西瓜的產量和品質。
一、病原與癥狀
西瓜蔓枯病病的原菌有性世代為子囊菌亞門球殼菌屬瓜類黑腐球殼菌[Didymella bryaniae,國內報道多為Mycospharella melo—nis(異名)];無性世代屬半知菌亞門殼二孢屬西瓜殼二孢(Ascochyta citrullina)。
葉片受害:初期為黃褐色斑點,多從葉緣開始發病,產生"V"字形或半圓形黃褐色大病斑,有同心輪紋,病斑易干枯破碎,致葉變黑枯死。莖蔓受害:病斑出現在莖蔓分枝及節附近,最初為水浸狀,為橢圓形淡褐色凹陷病斑,表皮破裂分泌出白色流膠,干枯時為紅褐色,表面散生小黑點。莖表皮縱裂,潮濕時表皮腐爛。果實發病:初出現水漬狀斑點,后變為暗褐色,呈星狀破裂,內部壞死、木栓化。
二、發病規律
西瓜蔓枯病以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及子囊殼附著于病部混入土中越冬。來年溫濕度適合時,散出孢子,經風吹、雨濺傳播為害。種子表面也可以帶菌。病菌主要經傷口侵入西瓜植株內部引起發病。病菌在5- 35℃的溫度范圍內部可侵染為害,20- 30℃為發育適宜溫度。病菌發育的適宜相對濕度為80%一92%,降雨量和降雨次數是此病發生的主導因素。高溫多濕,通風透光不良,施肥不足或植株生長衰弱時,葉片受害重。該病是一種可積累流行的土傳、種傳病害,連作田發病較重。
發病初期,基部葉片葉緣發黃,病部出現
病斑葉緣發生,逐步擴展
部分葉片變黑壞死
基部節間莖蔓有縱裂,分泌黃褐色液體,部分葉片干枯壞死
三、防治方法:
1、與禾本科等大田作物實行3—5 年輪作,可減輕蔓枯病的為害。
2、收獲后清除病殘體,減少越冬菌源數量。
3、早期防治。可用妙鎧?或金士綠?或二者配合等進行防治,連續使用2-3次。對于基部病斑可用適當藥劑加大濃度涂抹傷口。
4、加強管理。結瓜期適當追施肥料,加強磷、鉀肥供應,避免脫肥早衰或徒長。